

4月中旬,随着国际油价的上涨,国内油价市场也迎来了5个月来的首次涨价,这也是去年国内实施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以来相隔时间最长的一次油价调整。然而,近日受希腊债务危机以及纽约股市暴跌等因素影响,国际油价连续大幅下滑,让人大跌眼镜。就在大家猜想国内油价是否会跟随国际油价走势降价时,两大石油巨头却再提涨价。
“跟涨不跟跌”向来是两大石油巨头的一贯作风,只要国际油价一涨就跟涨,而国际油价下跌时却视而不见,或找出种种理由拖延,而且主要强调的是客观,不是中石化出现炼化环节的“亏损”,就是国际油价短期的变化不会对国际油价平均变化率带来很大影响等,就没有个痛快的时候。敢问国内两大石油公司,难道每次上涨时强调的“与国际接轨”是为我所需,为我所用?
就在国内油价节节走高的时候,又传出一则令人咂舌的消息:中石油、中石化这两大巨头以低于国内成品油税前价10%的价格向海外出口。海关总署近日公布第一季度成品油出口数据,这一数据对比国内主要大城市成品油批发价可以发现,出口价比国内主要大城市税前最低批发价折让8%到12%左右。这实在是令人费解,两大巨头为何媚外?
中国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毛加祥对此解释,一方面,中石化出口产品的质量和国内主要大城市执行的标准不一样,价格有差距。另一方面,出口价应该与剔除消费税后的国内出厂价相比,而不是批发价。所以他表示成品油海外贱卖的说法存在误解,实际情况是,成品油出口价与国内剔除消费税的出厂价大体相当或略高。
在成品油涨价的预测中,各个地方加油站已经未雨绸缪,开始屯油。而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对于调价的传闻解释说:当国际市场原油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变化超过4%时,才可相应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但是现在时间上还没有达到22个工作日,所以并没有调价的打算。
面对如此纠结的情况,厦门大学能源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表示,4月中旬的油价调整是国际油价达到80美元以上的首次调整,现在国际油价下调,“政府不可能调价,新一轮油价上涨还早着呢。”如果国际油价一改跌势上涨,到时,国内油价“应声上涨”,很可能就进入“7”字头时代了。
油价的高低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然而事实是高油价时代已经来临,面对如此稀缺昂贵的资源,我们除了要更加注意环保,更好地利用资源之外,也希望早日脱离国内成品油市场垄断的怪圈。